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第91节

    季宏岳顺势夸了几句,完全是上位者对下级关心赞许的那种态度,拿捏得十分到位。
    这几天在沈佳明身边没白待。
    很快唐炳德带着唐爹和唐爱国回来,唐圆和封辰也赶过来。
    见面自是一番寒暄。
    季宏岳略为自得道:“幸不辱命,稻种帮你们买到了。”
    唐炳德非常高兴,连连道谢,又要安排招待两位公安和司机的事儿。
    刘支书轻咳,“唐队长,这事儿交给我老头子办,我虽然病着不能下地,招待客人的活儿还是可以的。”
    他嘴上说的好听,可实际是每次上头来人他都要在场,唐炳德也习惯了。
    唐炳德本身就不擅长奉承人,他招待更好。
    唐炳德就跟几位致谢又致歉自己不能作陪,他得赶紧去看看播种育苗。
    两位公安和司机自然不计较这个。
    季宏岳也跟着唐圆他们去了。
    季宏岳亲自来检查他们的育秧田,原本寻思唐家村没种过水稻,肯定不知道怎么种,他得来手把手指导指导。
    他小时候可是在江南鱼米之乡待过几年的,对种水稻了若指掌。
    结果跟着过来一看,嚯,唐家村真有能人哈,育秧田整得板板正正。
    看来唐圆说她会种水稻是真的了,可她不是土生土长的唐家村人吗?估计都没见过水稻她是怎么会种的?
    那……果真是鱼仙人教的?
    唐炳德看起来也不像会的样子嘛。
    季宏岳觉得他不像鱼仙人。
    唐炳德看季宏岳说得头头是道的样子却觉得他很像鱼仙人。
    看过育秧田以后,唐圆就带着唐爹和封辰去浸种了。
    唐爱国和唐爱党俩也能跟着学习。
    水稻浸种会加入一定量的农药防虫,比如乐果、□□、敌敌畏等,如果有条件还会用防治霉菌药物浸泡,比如多菌灵,去年还研发出了井冈霉素来治疗水稻纹枯病。
    季宏岳表面是个毛头小子,内里却贴心得很,除了稻种他还让沈佳明帮忙弄了农药。
    至少当地没有井冈霉素,这是他特意随稻种弄来的,另外还有乐果、多菌灵也是他弄来的。
    唐家村以前只有剧毒的有机氯杀虫剂666和滴滴涕,主要用于棉花地病虫害,极少用于其他庄稼,毕竟过于剧毒不得不防。
    就这样每年给棉花打农药的时候都有社员中毒倒下,甚至喷完农药之后下雨,混合着农药的雨水流进田边沟渠里汇入河中,竟然能把河中的鱼给毒死!
    可见毒性之大。
    其实有机氯杀虫剂的发明并非为了农业,50年建国初美帝向华空投了很多携带细菌病毒的苍蝇、蜘蛛等,当时政府下令迅速展开灭菌战,紧急研发了有机氯杀虫剂。
    后来逐渐用于农业虫害,副作用就是毒性过大,之后又开始研发有机磷杀虫剂,也就是□□、敌敌畏、甲拌磷、久效磷、1605、乐果等等。
    有些21世纪20年代依然在使用中。
    浸种泡药的比例得掌握好,这是有固定剂量的,唐圆教给了唐爹。
    唐爹学东西很快,唐圆说几遍他就记住,上手尤其快。
    之前耕地的时候唐圆还教着他配比石灰和泥土撒入田中又杀了一遍虫。
    田里也施了发酵过的农家肥和腐殖土,底肥足够秧苗长大的。
    等秧苗出水十五天到二十天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拔秧苗进行大田插秧了。
    在这期间他们也要把大田整好。
    好在之前为了治虫唐爹带人翻过地,还杀过青。
    所谓杀青就是撸一些棉槐条紫云英等绿肥的嫩叶翻入地种,撒上石灰翻入田中,过段时间自然成肥还能杀死害虫。
    等大田插秧的时候底肥就足足的。
    因为他们是第一次种水稻,所以唐圆给他们制定了详细又略有点刻板的计划,尽量把水田修平整,不要有过于低洼处,然后一块块分隔开,培土修出单独的田埂,这样有利于管理水源,可以单块蓄水或者放水。
    十几天时间呢,足够他们犁地修水田的。
    大队的育秧田播种以后,该怎么做该注意什么唐圆都跟唐爹交代得很仔细,再有季宏岳盯着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唐圆就要和封辰去山里看看。
    山里也可以修几块水田出来呀。
    想到他们拥有几块不需要交公粮的田唐圆就暗爽。
    这年头公粮交得还是很多的,按照产量的25%交公粮,还要低价卖15%的余粮,亩产量还那么低,社员们能吃饱才怪呢。
    58年浮夸风为什么导致59、60、61年饿肚子?
    并非真的有自然灾害,即便有也不会全国各地同时闹灾,而是浮夸风太过。
    有些基层干部脑子发热,疯狂放卫星,吹嘘自己亩产一千斤,两千斤,甚至万斤。
    政府体恤百姓,想着亩产这么高,都不需要收25%,那就收个15%也有比从前更充足的粮食储备。
    亩产150斤,25%不到40斤,亩产一千斤,15%都有150斤。
    社员们哪里有那么多粮食交?
    那就只能把粮食都交上去。
    交上去吃什么?
    那不就得饿肚子?
    当初前进大队就是唐炳德顶住压力不肯搞浮夸风,宁愿被上级各种奚落批评,甚至骂他蠹虫,是不是把粮食产量藏起来,是不是对政府不满反攻倒算,是不是故意拖赶英超美的后腿儿,人家都能亩产两千斤,你就亩产200斤?你好意思?
    这事儿倒是刘支书保了他,毕竟刘支书也看得真切,粮食产多少就是多少。
    搞浮夸风的是县里不事生产的干部,但凡公社和大队干过农活儿下过地的干部都不敢说这话。
    可总有人吹捧县里的干部,浮夸风就搞起来了。
    但是袁爷爷杂交水稻一代代优化,加上更先进安全的农药和化肥的加持,现代社会水稻的确可以亩产一千到一千六百斤。
    当然唐圆不会说出来,免得吓着唐炳德以为她想搞浮夸风呢。
    毕竟现在的确不能,得有时间和技术的加持才行。
    明儿一早唐圆和封辰要出发去山里,晚上她和封奶给大家伙儿做了顿好吃的。
    季宏岳对他俩很不满,“圆圆妹子,我应该和你们一起去。”
    唐圆:“季干部,你是来下乡蹲点的,麻烦你敬业点。”
    去监督我俩算什么干部?
    我俩是编外社员的好吧。
    季宏岳看封辰。
    封辰压根儿不理他。
    封辰更不想他跟着去好吧。
    非要跟他们一个屋一个炕,亮得晚上不用点灯。
    唐圆要多叮嘱唐爹几句,见他对答如流很是放心。
    唐奶则跟她说一声,过两天队里抓小猪崽,家里就先抓一头。
    另外她会跟村里人买几只小鸭苗和小鸡,再买两只小鹅。
    吃完饭大家在院子里消食儿的时候,唐妈拉着唐圆进了自己屋,要跟她说悄悄话。
    唐妈小声道:“闺女,你封奶奶想先给你们定亲,你看咋样?”
    唐圆睁大了眼睛,“哈?定亲?”
    她和大佬定亲?
    不是,大佬不近女色的,你们不知道吧,哈哈。
    她可没有大佬不近女色突然为她变性的念头,她还没那么自恋呢。
    至于她为啥见缝插针占大佬便宜,咳咳,那不是大佬反正也没对象,那一身肌肉没人看白瞎嘛,她看看也不会伤害另外一个女性,不看白不看咯。
    封老太要给孙子定亲,唐圆当然能理解,当家长最操心的就是孩子,这年代操心孩子成家,以后操心孩子读书工作找对象生娃……
    老话儿说的好呀,生儿不满百,长忧九十九。
    孙子不结婚打光棍儿,封奶奶又着急又自责,怕对不起封辰爹娘,怕封辰孤零零一个人,哪怕书里他家大业大老太太也糟心。甚至家大业大更糟心了,你没个孩子继承家业,你赚那么多为了啥?
    唐圆知道她爹娘也想她找个好对象。
    可她……也没那个想法。
    她对结婚没有什么兴趣,恋爱倒是可以试试。
    当然,如果大佬需要有个对象当挡箭牌,她倒是可以考虑哟。
    反正双赢嘛。
    她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小声道:“我去问问封辰呀。”
    说着她就真去找他了。
    封辰正和唐爹在院子里修理家里的筐子篓子等各种农具,还要磨镰刀砍刀啥的,还要带几棵小树苗进山里。
    唐圆朝他眨眨眼,示意他出来,她有话说。
    封辰立刻放下手头的活儿,洗手起身朝她走去。
    唐圆却招手示意他出门聊。
    已经过了端午节,门框上绑着的艾草捆却还挂在那里,每次路过都能闻到独特的艾草味儿,醒脑提神。
    出了门,唐圆还把院门带上,小声道:“今晚月色真美,咱们散散步吧。”
    这把封辰整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