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第409节

    “搞建设的工人?是真的?”
    电话里的声音满满的都是诧异。
    话说在夏国.这种级别的活动基本上就不会邀请农民工,所谓的工人代表其实也都是各个单位选出来的。
    大家彼此都心照不宣!
    “是真的!除了冰湖文旅自己旗下公司的工人分配到了不少门票之外,参与过国道改线、冰湖汽车站、公交站修建的工人也分配到了一些票额。”
    左学中再道。
    “这也.太.”
    电话另一头满是无语。
    “没办法,徐主任就是这么定的!说这是属于经开区建设者的荣誉!所以,现在要带家人进场的话可以联系一下在冰湖经开区上班的那些人,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转让门票。”
    左学中再道。
    “找在冰湖经开区干活的工人?好吧!对了,老左,你呢?你去不去?”
    沉默片刻,电话另一头再次传来声音。
    他是真的很想知道左学中有没有搞到票!
    “我?”
    左学中一愣。
    第313章 被重视起来的冰湖啤酒
    “我明天下午就要去冰湖经开区那边帮忙接待来参会的相关领导!所以.”
    左学中说到半截停了下来。
    话外之意已经很明显,自己根本就不需要所谓开幕式门票。
    “啊?你去接待?”
    电话里的声音陡然增大了许多,满是不信。
    “嗯!虽说没了隶属关系但我和徐主任的私交还在。”
    左学中看了一眼电脑屏幕。
    此时,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正是酒格市班线车次调整表。
    这两天虽说是在酒格市但做的工作基本上都和边塞文旅节有关。
    调整后,当天会有三十辆大巴班次往返酒格市和冰湖村,以满足各方的出行需求。
    “私交?好吧!”
    停顿了一下,电话里才再次传来声音,里面已经满满的都是羡慕。
    “那行,老刘,要是没啥事的话我就先挂了,这边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
    抬手看了下时间,左学中开口再道。
    “您忙!”
    夜色渐深,冰湖村,
    虽然冰湖文旅的员工依旧没有下班但脸上却是看不到任何不满的情绪。
    无它,
    只因为今天下午的时候凡是kpi考核合格的员工,基本上都领到了一张开幕式的门票!
    再加上游客对门票的大量需求,使得这张入场券不知不觉竟是成了身份的象征。
    以至于下午的时候不少员工都接到了亲戚或是家里的电话,尤其是一些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亲戚询问门票情况让他们逼格瞬间拉满,
    此时他们干起活自是动力十足!
    甚至有人更是生出了要一直在冰湖文旅干下去的心思。
    此时,冰湖新超市,
    “听说徐主任今天和钟总去养殖场那边了?”
    正在盘点库存的主管随口对着超市经理王倩说道。
    自从冰湖经开区新超市投入运营后,生活用品供应就不再是问题,毕竟当初是按照每日五万客流的体量设计的新超市。
    由于这两天香省电视台的宣传,现在日均客流已经超过了一万!
    每天的营业额和利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有两间房,每天只能些烟、方便面的小卖部。
    “嗯!也不知道是谁传的,说咱们养殖场是动物园,不少附近的家长非要带孩子过去,解释又不听。”
    王倩叹了口气。
    “怪不得!但话说回来,咱们的养殖场那边确实挺好玩!尤其是新引进的羊驼,感觉比动物园里那些焉了吧唧的羊驼更有意思。”
    提到养殖场,主管的脸上多了一丝感慨。
    谁能想象,为了专供冰湖大排档、宴宾楼以及冰湖烧烤,养殖场的规模在几个月内又扩充了一倍多。
    除了引进新动物之外,养殖场还增加了普通的羊、马、驴、兔子等圈舍。
    可以说只要是法律允许能吃的动物,在冰湖养殖场这边都能看到。
    更恐怖的是,养殖场养殖了这么多的动物不但没有出现爆圈的情况,反而有些供不过来。
    时不时还要从外面购买成年动物!
    所料不差,这次旅游节过后,养殖场的圈舍又能空不少。
    “有意思归有意思.唉,等等,小张,你看下冰湖啤酒的库存。”
    不过就当王倩还想再说点什么的时候,忽是发现了什么,当即眉头一皱。
    “怎么了?经理!”
    闻言,远处一个工作人员急忙小跑来到了王倩面前。
    “我记得前天的时候才从啤酒厂那边调了一千件,怎么今天就出现缺货预警了,是不是没录入系统?”
    王倩看了一眼系统电脑。
    虽说冰湖啤酒没有进行各种广告宣传但生产出来,定价后就在冰湖经开区内部进行了售卖。
    玻璃瓶装的主要供应到了各个工地!
    易拉罐装的则是投放到了冰湖超市、烧烤店、大排档等餐饮场所,而且还在一些连锁餐饮里面铺了货。
    “经理,这个不是没录入,是缺货了!”
    一听,工作人员当即解释道。
    “啊?缺货?前天放的一千件没了?”
    王倩一愣,脸上写满了不信。
    啤酒厂送过来的易拉罐是500ml的,每罐售价九块钱,要比玻璃瓶的500ml贵三块。
    所以易拉罐的销量并不如玻璃瓶。
    而且一千件并不是小数字,放在之前至少能一两个月。
    在成本方面,鲁思明控制的相当不错!
    玻璃瓶一瓶的成本在一块五,易拉罐的成本在两块钱左右。
    即便后面招代理商,代理商在这个区间范围内也能拿到不错的利润。
    “没了!”
    工作人员很是笃定的点了点头。
    “这”
    “经理,我听说是冰湖啤酒在钓鱼佬那边的圈子传开了,估计都是那些人买的!再加上这两天天气本来就比较热。”
    工作人员解释道。
    “钓鱼佬?怪不得!这些人可不差钱,肯定喜欢易拉罐。”
    王倩恍然大悟。
    钓鱼人的圈子和其他圈子不一样,除了钓点不分享之外其他的都会分享。
    “听说好多钓鱼的还给自己的后备箱里塞了不少,打算带回去喝呢。”
    工作人员急忙再道。
    “那这样,一会的时候你给啤酒厂那边打个电话,让他们再给我们送些货!”
    点头的同时,王倩开口安排道。
    “那送多少?”
    工作人员迟疑了一下。“两万件吧!”
    想了想,王倩报出了一个数字。
    “啊?两万件?”
    听到数字,工作人员顿时愣住。
    虽说新超市地下还有两层专用库房但两万件啤酒可不是小数字。
    如果没有记错,某些啤酒的市级代理商一次拿货也就是一万件左右,而且现在一件基本上都是24瓶装。
    “嗯!”
    王倩点了点头。
    “经理,这样会不会太多了!咱们超市虽然和啤酒厂都属于冰湖文旅,但是分开运营的!要是卖不完再退货怕是不太好.”
    工作人员犹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