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废弃石油小镇成了新一线 第492节

    “那太好了!”
    听到徐行答应,杜建山大喜,这一刻,仿佛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圆满。
    “不过你的团队搞生态种养殖涉及到相关动物的时候还需要和海市交大动物研究院提前沟通一下,养殖场和他们签订的是长期合作协议。”顿了顿,徐行忽是想到了什么再次叮嘱道。
    “这您放心。”
    夕阳斜下,怡园,金色的阳光洒落在尚未冰封的池塘竟是别有一番韵味。
    小沧浪亭,
    一群人正在有一句没一句聊着天,除了冰湖村老村民之外,杨运和自己的老婆孙秀云也赫然在列。
    不知不觉二人在怡园里面已经住了三个月。
    刚开始的两人还有些不好意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和其他村民越来越熟,现在每天都来小沧浪亭这边聊天,时不时的还会和童季群、沈同聊一些身体上的问题,日子的简直不要太滋润。
    “老刘,今天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冯书宇一边打着太极一边随口问道。
    “有个项目明天就完工了,今天下午没事就回来了!”
    端着茶杯,刘明说道。
    “哪个项目?西城墙?”
    坐在池塘边上静静享受夕阳的童季群开口说道。
    目前冰湖村卫生室二期工程还在继续施工,所以刘明说的肯定不是这个。
    “西城墙要是有这么快能修完就好了,是步行街西头的那五百米独栋小楼。”
    刘明随口道。
    “这么步行街已经连到了西城门?”
    冯书宇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西城门方向。
    “只留了一些必要的路口。”
    刘明点了点头。
    明天他就会将这五百米的独栋小楼整体移交给冰湖文旅,由冰湖文旅那边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
    “那路面呢?是不是也铺青石板?”
    冯书宇再问道。
    “这是肯定的!就那么一截是国道路面看起来比较怪异,这个都是小工程,等材料到了随便挑几个晚上就能完工。”
    刘明回道。
    “老刘,是不是这边的青石板铺上之后你们就会找蓝星教科文组织去申请的相关的记录。”
    未等冯书宇再问,冯书宇旁边的高玉玲便接过了话茬。
    “啊?申请记录?啥记录?”
    下一刻,不仅刘明愣住就连冯书宇和其他人亦是一脸错愕。
    “不是,老刘,你这啥意思?你和小徐他们难道不是在打造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
    瞧见众人这般反应,高玉玲脸上的错愕比刘明还要更胜三分。
    “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
    刘明再愣。
    “对啊,现在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在江城,有1.5公里!咱们的冰湖步行街从东头夜市开始算起到西城门足足有三公里!当时你和小徐开始规划的时候我就以为你们是要打造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而且还是古建步行街。
    到时候在步行街头上再修一个写有世界第一长步行街的青石牌坊,然后以这种方式吸引游客和那些年轻人过来打卡。
    毕竟是世界第一长的步行街!”
    高玉玲解释道。
    “额”
    听到这里,刘明恍然大悟的同时脸上也多了些许不好意思。
    话说他和徐行还真没有这个想法!
    反正就是沿着国道修,不够了就建,根本就没关注过什么世界第一。
    “不是.你们真的”
    瞧见刘明这般表情,高玉玲终于明白了过来。
    “我们是真没想过,不过你这么一说反倒是提醒了我,这个记录是要申请的!咱们冰湖经开区现在游客数量远远比不上边塞文旅节那时候,
    只要申请了应该可以吸引一批年轻人!”
    刘明搓了搓手,就要拿起手机给徐行打电话。
    “老刘,你不用给小徐打电话,我在燕城的时候认识一个专门做世界纪录认证的,到时候直接和他联系!等确定可以申报世界记录了再给小徐那边说也不迟。”
    见状,高玉玲急忙说道。
    “这样.那也行!”
    刘明将手机又放了回去,不过嘴里却是依旧在默默嘟囔着,“还真是没想到.一通百通,后面是不是其他的也可以申请一个世界纪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晚上八点,冰湖村众人这才陆陆续续散去各自回到了各自的房间里。
    “老头子,你想啥着呢?犯病了?”
    东南角的一处两室一厅里,打算要去洗漱的孙秀云看到自家老头坐在床头前一脸沉思后,忍不住问道。
    同时孙秀云脸色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第367章 冰湖电视台的首播节目单
    “你才犯病了!”
    闻言,
    杨运瞬间抬头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自家老太太。
    “那你咋了?一动不动!”
    孙秀云微微松了口气。
    “我是在想今天下午的事,你看住在怡园里面的冰湖村村民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给这片地方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小刘就不说了,不知不觉就给冰湖村建了一个世界第一长的步行街。
    结果小刘话音未落,那个小高又说要找人帮忙申请。
    至于童大夫他们两口子则是在冰湖村卫生室上班,
    再看我们,住的也是两室一厅.”
    杨运叹了一口气。
    “老头子,你该不会是想彻底的成为冰湖村村民吧?”
    沉默片刻,孙秀云看向了杨运。
    “你难道不想?怡园的环境比那些疗养地都好不说每天还能和童大夫这群人聊天,梦想中的退休生活不就是这样?”
    杨园反问道。
    “可可我们好像也帮不上冰湖村什么忙?你说我一个研究航空发动机的.”
    孙秀云欲言又止。
    其实她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没来由的想想,尤其是坐在怡园里面感受夕阳简直不要太美好,要是能成为冰湖村的村民该有多好!
    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住在怡园里面。
    可每次想完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冰湖村凭啥接纳一個啥也不做,只知道享受的闲人?
    “你是帮不上但我不一定帮不上!”
    杨运一脸认真的看向孙秀云。
    “你怎么帮?”
    孙秀云一顿。
    “你没听小刘说冰湖村最近一段时间的游客越来越少了吗?是冰湖村这边不好?冰湖经开区连一个钓鱼的休闲场所都能被全国的钓友封神,更何况是其他项目。
    我觉得游客之所以变少是因为交通问题!
    夏天还好说,入冬后只要一下雪,公路交通就会彻底中断,游客想进都进不来还怎么欣赏大雪压古建的超级美景?”
    杨运说道。
    “这倒是!”
    孙秀云微微点了点头。
    “所以我想着明天上午的时候给小王打个电话,他现在负责夏国的铁路运输部门.看能不能帮冰湖经开区一次!
    这么好的地方因为没有铁路发展不起来属实有些可惜。”
    片刻,杨运再道。
    “小王虽然是你带出来的但你已经退休了,现在说话还管用吗?修铁路可不是一句话的事。”
    孙秀云的脸上闪过一丝担心。
    “这你放心!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再说,扶持大西北本就是政策大方向。”
    杨运当即摆了摆手,十分自信的说道。
    “那行吧,你明天先问问是什么情况,不要着急。”
    许久,
    孙秀云才再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