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陆总,这个你还吃吗?”
    林冉手指那份一克价值几千块堆了大半篮子的白松露。
    陆久挥挥手,头都没抬。
    林冉把整篮白松露抱在怀里,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美滋滋离开~
    林冉一离开餐厅,陆久立时拿起手机:
    “陆秦在哪?”
    ……
    ……
    ……
    大宅的某个房间:
    陆秦抬起一张厌世脸。
    “哥,现在有点热,一定要拍吗?”
    陆秦心不在焉地听着电话那头,半晌:
    “行叭,你说没影响就没影响,我不在意的。”
    身高一米八的俊美少年懒洋洋站起来,走向自家大宅草坪。
    陆秦今年十九岁,电影学院二年级生,出道已一年。
    他对外没有公布过家世,偏在片场吃穿用度都很不错,被粉丝随手抓拍到网上,时间久了,陆秦就凭空多了许多黑粉,黑他故意打造千金贵公子人设。
    陆秦知道接下来要拍的照片po到网上,肯定又有小黑子骂他“炫富”,然而陆秦不在乎。
    他人很懒,在这个世界对两个人唯命是从,其中一个就是他哥。
    不过,走到哥哥准备好的道具前,陆秦嘴角还是忍不住有些抽搐:
    “……一定要这么夸张吗?”
    布置现场的工作人员恭恭敬敬地说:“二少爷,大少爷让小人原话转告:你既然不肯用家里的资源,将来就一定会被人安排,与其被外人安排,还不如他来安排你。”
    陆秦:“……”
    行叭,他哥哥说话永远这么霸道,又难以反驳。
    很快,稀有皮皮包,钻石手链,各色口红,粉饼呈散落状,平铺在地上。
    陆秦趴在地上,身下是巨大的绿幕,他视线余光扫到后方,忽然感到疑惑:
    为何哥哥安排过来的奢华交通工具后面,也立了一块巨大的绿幕?
    算了,不管他事,只要听从他哥就行了。
    陆秦转过头,眼前视线所及,正是那双歪倒在地的“末世高跟鞋”。
    下午,微博上,一条热搜被顶到前排:
    #你的男朋友正在派送中#
    点开热搜,出现的就是用户“陆秦v”发布的照片:
    平日顶着一张厌世脸,大平头,宛如希腊雕塑一般的新晋三线流量明星陆秦趴在地上。
    他从一辆兰博基尼上绊倒。
    地上奢侈品散了一地。
    陆秦露了半边脸,脸上神情有点狼狈。
    照片没有配文案。
    这热搜和照片内容都莫名其妙,其意不明。
    不过,还是掀起了一点小小水花。
    转发6000评论3005赞1万
    点开评论,前排基本是粉丝发的:
    “臭弟弟给谁送礼呢?”
    “被发现了,给我送的(羞羞脸)”
    陆秦一向走厌世冷脸路线,难得露出这样狼狈搞笑的一面。
    而这张照片色调又鲜艳多彩,地上散落的奢侈品数量之多,更是到了浮夸的程度。
    反而给一向高级厌世脸的陆秦打造出一种萌萌的反差感。
    而由于这张照片实在太像商照,很快,有人发现了端倪:
    “仔细看了下,这些奢侈品都是l&s的噢,弟弟难道接代言了?”
    “我崽出息了是陆氏集团啊。”
    “崽鼻子前那只高跟鞋好眼熟啊,貌似是ven新春单品,刚刚上架不到半天噢。“
    很快,黑子们也迅速聚集:
    “又来贷款了,这位十八线天天顶奢代言预备役。”
    “宝子们,我发现了一个秘密。陆氏集团一共有两位太子爷,大太子陆久世人皆知,二太子自从小时候被送出境后就再也没有讯息。而陆秦也姓陆……”
    “陆氏集团:huitui,晦气,别来沾边。”
    “他要真是陆氏少爷不早敲锣打鼓吆喝开了,何必这么遮遮掩掩。”
    陆秦对所有评论均无回复,在线一小会儿就下线了,任由舆论小范围发酵着。
    不过,很快,一条新热搜悄悄往上爬……
    #兰博基尼是p的#
    原来网友发现,陆秦这张摆拍照的背景中,兰博基尼的线条竟然是虚的,还虚得有点明显。
    一时之间,黑粉纷纷下场,大肆嘲笑:
    “哪里来的装b犯,哈哈哈,兰博基尼买不起你去租啊大哥。”
    等嘲了小半天,午后,一条热搜到了前排: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原来,有个小号po出了一张号称是陆秦摔倒炫富照的原片。
    点开来:陆秦身后,轮廓有点发虚的p上去的兰博基尼,原本的位置,是一台私人飞机……
    私人飞机后,绿幕十分显眼,p无可p。
    ……
    ……
    ……
    晚上,林冉待在房间,哪也去不了,正觉得无聊时,管家来给她送套餐了。
    林冉开门接过,另一只手单手刷着微博,就刷到了:
    #男朋友送你末世高跟鞋了吗?#
    #摔倒炫富大比拼#
    看着那早晨在她脑海出现过的一模一样构图的照片,以及铺天盖地的“末世高跟鞋”植入,林冉陷入了沉默……
    她问管家:“请问你们这个世界,手机是可以监听人的心声吗?”
    管家像看傻子一样:“……”
    半晌,管家想起此行还有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