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姜云瑶哭笑不得:“我没那个意思,我是说,找另外一个比成王势更大的人破坏这桩亲事。”
她怕隔墙有耳,拿手指沾着酒水,在桌面上写下两个字:
“太子”。
第56章
太子季澜正缓步慢行,他刻意放慢了步伐,只为了身边坐着轮椅的宁怀诚能跟上。
他们说的都是闲事,正值中秋,也聊远在边关的英国公:“父皇说如今边关战事正急,国公暂且回不来,等到入冬,草原上的那些部族便会退去了。”
将要入冬,草原上的部族也是要过冬的,所以这些日子频繁入侵,只为了掠夺足够过冬的食物,因此即便是中秋,也有许多将士不能和家人团聚。
宁怀诚脸色淡淡:“保家卫国是国公府的责任。”
季澜轻轻笑了一声。
他不过是例行安慰罢了。
他的父皇对英国公府的态度相当鲜明,能拉拢便拉拢,毕竟英国公骁勇善战,又相当忠诚,但这忠诚能持续多久,他们也不清楚,武将在外领兵,许多将士都到了只识将军不识君的地步。
拉拢,但又提防着。
两个人默默前行。前殿还未开宴,他们就走在往前殿去的夹道上,夜风微冷,路过的宫人们都不敢高声语。
转弯路过一处假山时,季澜听见两人私语的声音。
他和宁怀诚是单独出来的,身边只跟着一个小太监领路,灯光昏暗,只能照清一点儿前路。
那说话的两人是女声,还刻意压低了声音。
“王妃怎么忽然按捺不住了,府里不是有意让世子娶张阁老家的女孩儿做世子妃么?”
“谁知道呢?太后特意把人叫进了宫里,原是想漏些风声去的。”
“漏什么风声?你没瞧见,王妃说要纳姜家大姑娘做侧妃的时候,张阁老家的姑娘脸都绿了。”
“姜家有什么得了的?不过是个五品小官,连咱们府门口那些个笔帖式的门槛都够不上。”
“这谁能知道呢?不过我才刚听王妃身边的姐姐说,世子四月的时候去了一趟阆中,那会儿那个什么姜家也在阆中吧?许是那时候见过?”
……季澜听得正入迷,忽然听见身边宁怀诚咳嗽了一声。
那两道声音猛地止住了,紧跟着就是窸窸窣窣的声音。
季澜给小太监使个眼色,那小太监便钻进假山里,半晌又一个人回来了,递给季澜一个腰牌。
宁怀诚蹙着眉,道歉:“我不该咳嗽惊了人。”
季澜虽然遗憾没能继续听下去,却也不好说什么:“你身体不好,又吹了夜风,咳嗽也正常。”
他又问小太监:“可瞧见是什么人?”
小太监跪着回话:“假山曲折,没瞧见人,倒是看见两个背影,瞧着身量小,身上穿着慈宁宫的服饰。”
季澜手里摩挲着那块捡来的腰牌,唇角露出冷笑。
他和几个兄弟打交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探子也不知塞了多少,各个府里的腰牌长什么样他不看闭着眼睛摸也能摸得出来。
他不会蠢到立马相信那两个人便是慈宁宫和宁王府的人,兴许就是别的兄弟刻意装成了成王府的人。
但不管是谁的人,他大约也知道了对方要给自己透露的消息——成王世子去过阆中,还要娶姜家女儿做侧妃。
姜逢年这个人他也是有些印象的,毕竟他弄出来的那些事情最终受益人是他和父皇,可惜他叫人去打探过,这人实在不堪大用,便放弃了。
如今看来,似乎有隐情?
他想的入了神,身边的宁怀诚又咳嗽了好几声。
季澜连忙道:“你若是身子不好,便回去休息吧,父皇那里有我去说。”
这也是常事了,往往每回的宴席宁怀诚撑不到半途便得退场,他身体不好大家都知道,也不会责怪。
宁怀诚仍旧捂着嘴咳嗽,半晌才停下来,微微喘着气:“谢太子殿下。”
他一路出了宫,身边的小厮正在宫门口等他,见他出来,立刻帮他披上厚实的大氅:“公子回府么?”
宁怀诚摇头:“先去姜记食铺。”
小厮愣了一瞬:“公子宴上没吃饱么?这会儿姜记食铺也关门了吧?”
嘴上这么问,他却也没停下动作,等宁怀诚上了马车,又将轮椅收好,驾着车便往姜记食铺去。
姜记食铺确实已经关了门,不过还没完全关,张掌柜正领着人上门板。
瞧见有马车停在自家铺子门口,张掌柜便迎上来解释:“客人,我们已经闭店了。”
小厮也不知道宁怀诚要做什么,静静等着。
宁怀诚掀开帘子。
张掌柜咦一声:“原来是司市大人,您是有什么急事?”
宁怀诚摇头:“你家东家在不在?”
张掌柜不疑有他,以为他真有什么事情要寻东家:“东家进宫赴宴去了,中秋宴,许是要晚些回来,您要是有急事,告诉我也行的。”
宁怀诚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摇了摇头:“既这样,我明日再来。”
张掌柜诶一声,很摸不着头脑。
#
第二日,姜府。
安氏坐着,总觉得心里没什么底:“太子当真会帮忙?”
昨儿姜云瑶写下太子两个字便借口要出恭领着顾明月出了殿门,半晌才回来,也没告诉安氏到底要做什么,她心里总是慌张害怕。
她怕隔墙有耳,拿手指沾着酒水,在桌面上写下两个字:
“太子”。
第56章
太子季澜正缓步慢行,他刻意放慢了步伐,只为了身边坐着轮椅的宁怀诚能跟上。
他们说的都是闲事,正值中秋,也聊远在边关的英国公:“父皇说如今边关战事正急,国公暂且回不来,等到入冬,草原上的那些部族便会退去了。”
将要入冬,草原上的部族也是要过冬的,所以这些日子频繁入侵,只为了掠夺足够过冬的食物,因此即便是中秋,也有许多将士不能和家人团聚。
宁怀诚脸色淡淡:“保家卫国是国公府的责任。”
季澜轻轻笑了一声。
他不过是例行安慰罢了。
他的父皇对英国公府的态度相当鲜明,能拉拢便拉拢,毕竟英国公骁勇善战,又相当忠诚,但这忠诚能持续多久,他们也不清楚,武将在外领兵,许多将士都到了只识将军不识君的地步。
拉拢,但又提防着。
两个人默默前行。前殿还未开宴,他们就走在往前殿去的夹道上,夜风微冷,路过的宫人们都不敢高声语。
转弯路过一处假山时,季澜听见两人私语的声音。
他和宁怀诚是单独出来的,身边只跟着一个小太监领路,灯光昏暗,只能照清一点儿前路。
那说话的两人是女声,还刻意压低了声音。
“王妃怎么忽然按捺不住了,府里不是有意让世子娶张阁老家的女孩儿做世子妃么?”
“谁知道呢?太后特意把人叫进了宫里,原是想漏些风声去的。”
“漏什么风声?你没瞧见,王妃说要纳姜家大姑娘做侧妃的时候,张阁老家的姑娘脸都绿了。”
“姜家有什么得了的?不过是个五品小官,连咱们府门口那些个笔帖式的门槛都够不上。”
“这谁能知道呢?不过我才刚听王妃身边的姐姐说,世子四月的时候去了一趟阆中,那会儿那个什么姜家也在阆中吧?许是那时候见过?”
……季澜听得正入迷,忽然听见身边宁怀诚咳嗽了一声。
那两道声音猛地止住了,紧跟着就是窸窸窣窣的声音。
季澜给小太监使个眼色,那小太监便钻进假山里,半晌又一个人回来了,递给季澜一个腰牌。
宁怀诚蹙着眉,道歉:“我不该咳嗽惊了人。”
季澜虽然遗憾没能继续听下去,却也不好说什么:“你身体不好,又吹了夜风,咳嗽也正常。”
他又问小太监:“可瞧见是什么人?”
小太监跪着回话:“假山曲折,没瞧见人,倒是看见两个背影,瞧着身量小,身上穿着慈宁宫的服饰。”
季澜手里摩挲着那块捡来的腰牌,唇角露出冷笑。
他和几个兄弟打交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探子也不知塞了多少,各个府里的腰牌长什么样他不看闭着眼睛摸也能摸得出来。
他不会蠢到立马相信那两个人便是慈宁宫和宁王府的人,兴许就是别的兄弟刻意装成了成王府的人。
但不管是谁的人,他大约也知道了对方要给自己透露的消息——成王世子去过阆中,还要娶姜家女儿做侧妃。
姜逢年这个人他也是有些印象的,毕竟他弄出来的那些事情最终受益人是他和父皇,可惜他叫人去打探过,这人实在不堪大用,便放弃了。
如今看来,似乎有隐情?
他想的入了神,身边的宁怀诚又咳嗽了好几声。
季澜连忙道:“你若是身子不好,便回去休息吧,父皇那里有我去说。”
这也是常事了,往往每回的宴席宁怀诚撑不到半途便得退场,他身体不好大家都知道,也不会责怪。
宁怀诚仍旧捂着嘴咳嗽,半晌才停下来,微微喘着气:“谢太子殿下。”
他一路出了宫,身边的小厮正在宫门口等他,见他出来,立刻帮他披上厚实的大氅:“公子回府么?”
宁怀诚摇头:“先去姜记食铺。”
小厮愣了一瞬:“公子宴上没吃饱么?这会儿姜记食铺也关门了吧?”
嘴上这么问,他却也没停下动作,等宁怀诚上了马车,又将轮椅收好,驾着车便往姜记食铺去。
姜记食铺确实已经关了门,不过还没完全关,张掌柜正领着人上门板。
瞧见有马车停在自家铺子门口,张掌柜便迎上来解释:“客人,我们已经闭店了。”
小厮也不知道宁怀诚要做什么,静静等着。
宁怀诚掀开帘子。
张掌柜咦一声:“原来是司市大人,您是有什么急事?”
宁怀诚摇头:“你家东家在不在?”
张掌柜不疑有他,以为他真有什么事情要寻东家:“东家进宫赴宴去了,中秋宴,许是要晚些回来,您要是有急事,告诉我也行的。”
宁怀诚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摇了摇头:“既这样,我明日再来。”
张掌柜诶一声,很摸不着头脑。
#
第二日,姜府。
安氏坐着,总觉得心里没什么底:“太子当真会帮忙?”
昨儿姜云瑶写下太子两个字便借口要出恭领着顾明月出了殿门,半晌才回来,也没告诉安氏到底要做什么,她心里总是慌张害怕。